您现在的位置:大科学装置 > 新闻动态 > 新闻报道
“科学”号圆满完成西太平洋开放航次返回青岛
【发布时间:2017-11-17 】 【 】【打印】【关闭

  1116日下午,科学号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7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务,顺利返回青岛母港。海洋所所长助理程培周、刁新源以及综合处、科研处、资产处、科考船运管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到码头迎接。

“科学”号缓缓驶入母港

  本次科学考察1015日从青岛出发,历时33天,总航程逾5600海里。共完成全水深CTD站位20个,2000CTD站位18个,走航XCTD站位22个,布放ARGO剖面浮标4套,投放探空气球58个,回收潜标1套,布放物理水文和地质沉积物组合潜标2套。获取了西太平洋水文气象、海洋生物生态、化学和沉淀物的相关数据和样品,特别是针对棉兰老冷涡和哈马黑拉暖涡开展的多学科同步观测试验,为认识西太平洋多尺度环流变异以及气候和环境效应提供了观测和基础数据支撑。

 期盼亲人回家

  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项目首席科学家袁东亮介绍,西太平洋的西边界流黑潮和棉兰老流,内部存在丰富涡旋结构,尺度在几百米到几十公里,对西边界流的动力过程十分重要,但过去一直未能观测到。本航次中,科考队员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对这些次中尺度涡旋进行了观测。此外,航次首次获得了拉尼娜期间西太平洋深远海的环境数据,拉尼娜期间,西太平洋深远海的环境变化一直不清楚。航次期间正值赤道太平洋出现异常拉尼娜事件,科考队员获得的深海温度、盐度以及海流的观测数据,对于理解大洋热量平衡和我国短期气候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袁东亮说。

75套漂流浮标依次排开准备入海

夜间雨中坚持作业

  航次还执行了“科学”号高端用户项目“中国近海至西太主流系海区塑料碎屑的分布与组成特征”,获取了从近海到西太平洋25个站点的海洋微塑料颗粒样品。本航次首席周慧介绍,微型塑料通过海洋中的食物链,进入到海洋生物体内,并最终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西太平洋的微塑料观测以前几乎是空白。本航次中获取的海洋微塑料颗粒拖网样品,为查明微塑料在中国近海到西太平洋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运移路径提供了数据资料。此外,开展的全水深海流和痕量元素的协同观测,有助于科研人员了解不同深度海水中钛、铅浓度和海洋污染情况。

航次全体人员合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10年开始设立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项目,目的是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西太平洋科研项目提供海洋科学考察的实验条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为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共享提供了科考船时和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