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大科学装置 > 新闻动态 > 新闻报道
国内首套连续工作超1年的“深海着陆器”顺利回收
【发布时间:2017-09-18 】 【 】【打印】【关闭

  正在南海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南海冷泉综合科考航次的“科学”号再次传来佳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继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可视化可控轻型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于2017912日取得重大进展后,自主研发的“深海多点视频监测与化学探测长期观测系统又获重大突破。

9月18日凌晨深海定点观测系统成功回收 

  “深海多点视频监测与化学探测长期观测系统201698日零点顺利布放到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冷泉喷口(水深1130m左右)附近生物群落繁茂区,在海底连续工作长达375天后于2017918日凌晨顺利回收。该系统携带的高清影像系统成功获取了冷泉喷口附近多点位置的生物群落生长演化的高清影像资料,利用携带的CTD、甲烷等传感器同步获取了长时间序列完整的近海底理化原位观测参数。作为国内首套在深海连续工作超过1年的深海定点观测系统,累计获取了186G的高清影像和传感器数据资料。以上资料数据的获取,为解析冷泉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变迁、生活史演替、种群补充机制等重要基础生物学问题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合作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数据。同时,作为目前我国观测时间尺度最长的化能生态系统原位定点观测平台,该系统及数据的成功回收也将成为回答冷泉关键环境参数与上层水体水动力过程、地质活动关系等科学问题的金钥匙,提升我国深海生态系统的国际影响力。

“长期观测系统ROV深海作业完成互拍   

201698日系统获得的影像资料 

2017512日系统获得的影像资料 

回收设备前ROV观测到系统仍在正常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