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晴,最高气温32℃,轻风轻浪,阵风六级,海况III级。
今天是忙碌的一天,也是成果丰硕的一天。
随着台风“塔拉斯”影响的消除,早晨7点45分,黄色大鱼“探索”AUV率先下水,12点50分回收至甲板,完成本航次首次下潜作业。这条神奇的黄色大鱼有何高超独特的本领?
“探索”号AUV布放
“探索”号AUV出水
AUV总体技术负责人、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宏宇介绍,“探索”AUV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下研制的深海探测AUV系统,是一种自主式无缆水下机器人,集成水体探测、微地形地貌测量、海底照相等先进海洋探测技术,其作用范围大、机动性好、智能化程度高,可广泛应用于海底资源调查、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本航次中,“探索”AUV主要承担了探测深海精细地形地貌的任务。
10点30分,最后一台“海翼”水下滑翔机入水,本航次水下滑翔机作业圆满结束。
“发现”号ROV准备下水
15点50分,“发现”号ROV离开甲板,开始了本航次首次海底探秘之旅。21点55分,“发现”号ROV携带大量深海偏顶蛤和铠甲虾等生物样品回到甲板,ROV作业顺利完成。
“发现”号ROV操控室
本次作业是“发现”号ROV完成自保后的首次下潜。至2016年9月份冲绳海槽-冷泉航次结束,“发现”ROV共完成127个潜次,为海洋科考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亟待进行系统的维护保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西海岸新园区测试楼及测试水池的相继投入使用,为“发现”号首次在母基地维保提供了良好条件,其先后进行了主浮体修复、吊点更换、A架液压缸拆解、采样托架修复等重要维修维护工作,并根据作业实际需求,研发制作了液压采样箱、机械手手持抓斗等ROV搭载采样工具,这也是“发现”首次完全依靠自身ROV技术团队完成系统维保工作。本次作业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程技术部具备了“发现”号ROV全流程保障能力。
“发现”号机械手采集生物样品
一千多米海底冷泉区的生物
ROV样品采集完毕后,“探索”AUV再次下水作业,今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