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大科学装置 > 海上生活 > 文档
出海小能手——郑平
【发布时间:2016-07-29 】 【 】【打印】【关闭

  我们的战场,堪比垃圾场;

  我们的战果,就是用有限的条件更好地完成工作;

  我们的战友,都是肯吃苦有创意的养贝小能手。

  ——工作篇

  战场

  深海研究在国内并没有太多成熟的借鉴,深海生物样品的采集、养殖以及原位条件下的实验开展,很多都需要自己慢慢摸索。有了15年热液冷泉航次积累的经验,以及参考国外的一些研究,很多设备都做了改进,但是毕竟有不少尝试性的工作,也常有疏忽的地方。船上不比陆地上,要什么有什么,出海了才知道不合适的东西,基本上只能够利用船上有限的条件去改进。于是,航次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们组俨然是个渔民家庭,男的负责改装贝笼子,女的负责织网栓绳结,十几个笼子弄完个个儿手都被尼龙线勒得红肿了,满地的线头剧末儿,弄得实验室主任一度想把我们撵到甲板上去,无奈甲板太晒太热,只好答应我们负责打扫卫生在实验室待着。谁知道后来又碰上做设备的人忘了给幼体捕获器带附着基上船,我们一行人七拼八凑找了各种材质的东西,胶皮、布片、矿泉水瓶、铝板、尼龙网、波纹板、网格板等等,分成小块全堆在地上,被来往的人嫌弃是垃圾场都不好意思反驳,但是,做完的成品还是很不错的。出海出多了,这种“即兴创作”的能力也就练出来了,除了改进各种装备,从负一层冷库到二楼实验室,从湿性实验室再到干性实验室,但凡需要海水的地方,经过我们牵管走水,彻底告别了当海水搬运工的日子,实现了船上实验区域的“大一统”。

诱捕器

笼子

荧光孵育器

  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在做有毒有害实验的区域,我们都打上了醒目的骷髅头的标志,于是,我们组就沦为了大家眼中的“731部队”,毒气(甲烷和硫化物刺激)、砒霜(重金属)、生化实验(病毒侵染实验)以及杀虐(解剖)等等无所不为,直到航次快结束了,还有人笑称“多谢队友不杀之恩”。话说某种程度上还是挺喜欢这个称号的,至少说明为了模拟深海极端环境,我们的实验设计得多么全面~

毒性刺激实验

  战果

  我的研究方向是深海贻贝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开展实验的前提条件就是养活这些贝。不同于养近海贝,深海贝养殖是一项富有挑战而且繁琐的工作。一方面,深海生物的养殖在国内并没有太多的借鉴,养殖条件都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另一方面,贻贝属于移动性较差的生物,很难肉眼分别死活。根据以往的经验,刚取出的贻贝放到养殖系统初期是死亡率较高的时候,需要每天观察记录并检测水质,如果发现死贝,还需要及时换水。即使过了死亡高发期,贻贝也是很脆弱的,如果环境不稳定或者循环水系统出问题,都可能出现大批量死亡。养贝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七八百升的养殖体系,预冷大量的4℃海水并维持温度稳定,经常需要抽水排水、冰仓加冰、除冰以及准备冰盒等。

现场养殖的深海贻贝

  时间久了,养贝就成了一种习惯,醒来和睡前都会习惯性地去给贝贝们“请安”,看到他们在水里调皮地吐着“口水”摆着足,就会很安心。虽然,深海并不是我最初想研究的领域,但是,慢慢地,却成为了心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开始由衷地爱上自己研究的东西。杨绛说,走好选择的路,别选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希望,我能更懂你,亲爱的贝贝们。

  战友

  出过海的人都知道,船到站就需要干活,不分昼夜。从样品采集到取回实验室,再到后期处理保存,经常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ROV作业是最没点的一项,由于时间紧任务重,ROV经常是海底作业结束就上来,换装保养好了就立马又下去。生物和地质作业所需要的设备相差很大,为了减少换装的时间,所以一般都是分开单独作业。ROV生物作业的时候,熬夜干活就是常有的事儿,还需要掐着ROV回收的时间提前做好准备。熬夜干活儿都是小事,大半夜等样品待命的时光最难熬,有时候会去甩两钩子钓会儿鱿鱼,有时候会跑去前甲板溜一圈看个星星,还有些时候就干坐着聊天吃东西,总之结果都是会越来越精神。剖完最后一批贝,活儿也差不多干完了,本来想来瓶酒庆祝一下就睡了,谁知道,决战到天明的日子多了,干了这瓶酒,反而兴奋了,然后连带着老师一起唱着儿歌回忆着童年等待大厨的早餐……

实验结束后的小庆祝

附件